,欢迎光临!
加入收藏
设为首页
请您留言
网站首页
如何快速入门
把脉的原理作用
把脉的方法
面授班流程费用
脉诊讲解稿
诊脉视频
您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>
把脉的方法
>>
濒湖脉学理解
>> 濒湖脉学-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
濒湖脉学-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
2016-10-24 09:48:10 来源:[祖传]中医培训|把脉诊脉|中医把脉_老中医带徒学习培训基地 浏览:
8
次
内容提要:
脉学: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
脉学是利用切脉诊治疾病,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。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,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,有关情况在《周礼》、《内经》等古籍中得到记载。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,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,创立了脉学。
中医脉学在战国时
脉学: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
脉学是利用切脉诊治疾病,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。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,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,有关情况在《周礼》、《内经》等古籍中得到记载。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,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,创立了脉学。
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(公元前五世纪)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,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(即扁鹊)即是以切脉著名的。《史记》:“今天下言脉者,由扁鹊也。”后世根据这一记载,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,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,伪托为扁鹊所著。
在中医脉学的演变过程中,除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外,同时在寸口脉的种类详略上也前后有着差别。《内经·素问》对脉的记载共二十余种:即大、小、滑、涩、浮、沉、迟、数、紧、急、缓、弦、长、弱、细、虚、实、代、短等(其实还有描绘脉状而无正式名称者未计在内)。
公元二世纪仓公傅和张仲景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所记的脉名和数目与《素问》相近。至晋代王叔和著《脉经》时,脉的名称与数目较多,共计二十四脉,即浮、沉、迟、数、微、细、散、紧、弱、滑、代、动、缓、涩、结、促、软、洪、伏、虚、实、芤、革、弦等。
上一篇:脉沉细微弱医案
下一篇:脉学的数理法则是什么
相关文章
中医道与国运的关系
2016-11-01 13:14:43
让人惊叹的诊脉绝技
2015-09-18 10:04:20
带孩子看中医需要准备什么吗?
2015-11-18 10:39:47
重刻脉学奇经八脉序
2015-09-18 10:03:21
掌握中医把脉秘籍离高手就不远了
2015-09-18 10:01:51
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
2015-11-17 10:31:39
学诊脉千万不能预想病人的脉象
2015-11-19 15:40:36
您不了解的诊脉认识误区
2015-11-17 10:28:33
发表评论
网名:
评论:
验证:
共有
0
人对本文发表评论
查看所有评论
(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二十八脉象
濒湖脉学理解
濒湖脉学原文
濒湖脉学白话
最近更新
浮统五脉要明勘,沉含四脉重方得
判断脉快慢有什么意义呢?
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
濒湖脉学:中医都是这样把脉
中医道与国运的关系
历史悠久的濒湖脉学
临床中如何学习濒湖脉学
如何辨别和分析脉的流利程度
濒湖脉学之手指触病
脉沉细微弱医案
赞助商链接
点击排行
脉学入门三点秘诀
中医:脉学口诀大全
常见脉相及其对应的疾病
中医之四季脉象的生理变化
中医脉学首例:巧遇寸口部位无脉
中医诊脉的三个境界
紧脉脉诀歌
胎儿性别是否真能用脉诊?
学诊脉千万不能预想病人的脉象
让人惊叹的诊脉绝技
关于我们
-
联系我们
联系邮箱:121733299@qq.com - 在线QQ:121733299
京ICP245612452
Copyright 2017,
版权所有
www.jzgj365.com/.